秋高气爽的日子,又迎来了ADD的创意秋游~
9月28号下午,小伙伴们去参观位于上海的国际级艺术展——蔡国强先生的《九级浪》。现在就来跟随我一起,感受艺术的熏陶,说不定还能引发你对生活和未来的思考,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
蔡国强(1957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创作作品,是近几年在国际艺坛上最受瞩目的中国人之一,担任2001年上海APEC会议焰火表演的总设计,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核心创意成员及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2009年中国国庆60周年焰火表演总导演。他的艺术创作对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力,西方媒体称之为“蔡国强旋风”。
作 品《九级浪》:由一艘上海平底驳船运载,沿着繁忙的黄浦江一路驶来,经过外滩两岸象征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地标群,抵达当代馆外码头。饱经风霜的渔船上,老虎、熊猫、骆驼……大大小小凶猛温顺的动物们茸拉着脑袋,好像在时代的大风浪里晕了头,令人联想起诺亚方舟上被救赎的生命,却看起来奄奄一息。《九级浪》从泉州到上海,历尽艰辛,完成“海漂”,最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大厅展出,成为展览重要装置作品。
蔡国强表示,作品受俄罗斯画家艾伊瓦佐夫斯基的油画《九级浪》启发。九级浪为海浪最高等级,又称“怒涛”。油画里,海面仅存一根桅杆,人们赖此挣扎求生,可是前方滔天巨浪压顶而来,千钧一发……表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作品:《静墨》
你看!ADD小记者还在现场采访起了工作人员~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艺术界无法回避的议题。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国际当代艺术家即对此展开许多有意义的探索,留下大量重要作品。今天的环境问题显然更加紧迫严峻,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艺术界的反应却远不如前。
在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生态环境作为个展主题,是对美术馆“发电厂”历史背景及当今国际社会问题的呼应,在今日时空里将有特别的意义。展览不仅直面地球、包 括中国当下的生态问题,更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连结中国传统诗意美学和哲理,包括人对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原风景与心灵故乡的追索。
作品:《没有我们的外滩》
作品:《撞墙》
整 个展览使用当代馆一、二层大小14个展厅,除大型装置作品《九级浪》之外,还为展览特别创作火药陶瓷《春夏秋冬》、火药草图装置《没有我们的外滩》,也在 美术馆标志性的“大烟囱”内创作装置《天堂的空气》。此外亦展出艺术家享誉世界的大型装置作品《撞墙》,宽4米、高18米的立轴火药长卷《巴西花鸟图》, 以及艺术家历年爆破计划影像集锦、展览手稿和《艺术家大事记》等。
看完这次展览,ADD小伙伴们对艺术又有了新的理 解。一个好的设计者一定是个懂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的人,因为很多成功的作品都就是源自于对生活,社会,大自然的思考。设计就是一种创意,而创意并不是随时 随地都可以出现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抓住每一个灵感迸发的瞬间,记录下来。
作品:《巴西花鸟图》
我们的策划大师小李飞刀正看得入神呢~